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——2024年达州政法工作综述
www.dazhou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02-06 15:51:42 】 【 来源:达州融媒

  过去一年,达州市政法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市委政法工作部署要求,紧密围绕达州市委“157”总体部署,全力以赴推进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、促发展各项工作,政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执法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,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亮眼答卷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
  平安建设成色更足


  元旦节前夕,达州市多个地点同步举办了盛大的迎新活动。主城区的中心广场和达川区的升华广场,分别上演了不同主题跨年活动,共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

  当晚,警方行动以公共安全需求为导向,特别将工作重心置于保障大型活动的安全上。


  “报告指挥长,截至20时15分,根据人员聚集热力图显示,中心广场和升华广场分别吸引了1.6万和1.9万名观众现场观赏演出,人流仍在持续增加。请指示。”在达州市公安局“情指行”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,值班民警借助前端警员配备的执法记录仪和巡航无人机,能够观看到民警现场执勤的实时画面,指挥长能及时按需调整现场安保力量……凌晨1点,人群逐渐散去,广场恢复了宁静;至此,数万人参与的活动,安全、圆满地落下帷幕。


  平安,民之所盼、发展之基。


  一年来,全市政法机关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、社会安定、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,面对多重困难叠加、多种风险交织、多条战线作战的复杂局面,从更宽领域、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达州建设,守护巴渠安澜,守卫大市安靖。


  亮剑攻坚、综合治理,平安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。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,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、厌恶什么,就打击什么、铲除什么。相比2023年,全市涉电诈“两卡”线索同比下降35.38%,刑事警情、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10.58%、55%,“两抢”破案率100%,打击医保诈骗、防范侵害失踪人员犯罪等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。


  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实践,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综合治理,通过多元手段防控风险隐患,解化各类矛盾纠纷。深入推进“一站式”矛调平台建设,研发“数智枫桥”线上平台,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9.86%,重大“民转刑”案件实现“零发生”。万源、宣汉、渠县高标准建成县级综治中心,实现矛盾纠纷“最多跑一地”。


  立足基层、整合资源、创新驱动,推进防控体系建设。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清单及量化考核制度,在全市1.69万个村(居)民小组和企事业单位组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,2283个村(社区)全部设立治保委员会,“巴山生态义警队”“警企服务中心”等多个品牌在全国全省推广。


  公共法治服务更优


  时代是出卷人,人民是阅卷者。一年来,全市政法机关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,自觉服务中心大局、扛牢护航“重振巴渠雄风,重塑大市荣光”的发展使命,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,为打造“区域领先、全省一流”的营商环境贡献了政法力量,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不负时代、不负人民的政法答卷。


  政法服务更加优质高效。在全市工业园区全覆盖设立检察服务站、公共法律服务站,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系重点企业,常态制发“企业法律风险提示白皮书”,114项政法服务事项实现“网上通办”,开江县“田城顾问”智慧法律服务模式获评全国最具影响力法律服务品牌。


  区域协作成效更加显现。深入推进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与重庆万州、开州等毗邻地区政法机关建立“1+N”区域协作机制,联动建成全省首个跨省域生态环境巡回检察站,建立110警务一体化接转处置机制,联合发布环境资源、涉民生等领域司法白皮书及典型案例27件,办理跨域立案、委托送达、委托调查取证案件1100余件,实现异地通办、同城效应;全面推进区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,高标准举办川渝万达开反恐防爆应急综合演练,协同办理跨域案件2798件。


  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深入组织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,在全省首创开展“进企业强法治保平安促发展”行动,执结拖欠企业账款案件2294件、为企业追回债务3.73亿元,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119件。


  其中,人民法院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、知名品牌、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过程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,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7件,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33件;加强民营企业权益保护,健全全周期保护工作机制,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,为109家规上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。


  检察机关扎实开展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,试运行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,在7个县(市、区)全覆盖建成检察服务站。构建检察官与企业“一对一”联络制度,与西渝高铁项目部签署《联创共建协议》,为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精准法治服务。


  公安机关开展“进企业强法治保平安促发展”行动,制定服务保障措施52项,培育“全科项目警长”、“57110”、“+公安”警企服务中心等警务服务品牌,114项公安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线上流转,25个事项实现“全程网办”,高效服务重大项目建设、重点企业发展、特色产业振兴。


  司法行政机关在全国率先出台《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评价实施方案》,倒逼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规范执业行为;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复议与信访衔接试点,行政复议案件再诉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

  政法铁军淬炼更实


  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“刀把子”,对党绝对忠诚是政法干警干事创业、攻坚克难的底气和信仰。


  一年来,全市政法机关忠诚思想根基进一步铸牢。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,始终贯彻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政治建警部署要求,全面从严管党治警,过硬政法铁军进一步淬炼。


  注重政治统领。始终把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原则,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

  注重理论武装。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分层分级组织开展政治轮训,分类举办市县两级政法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20场次、专题培训班52场次,累计受训5500余人次。


  注重制度规范。制定市委政法委全体会议规则,细化政法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细则,创新开展政治督察“砺剑”行动,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政法工作21次,党管政法运行机制更加健全。


  强化执纪问责。扎实开展“以案促改”工作,全面落实教育整顿常态化22项重点任务,深入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检查。


  强化素质锤炼。分系统修订完善干警教育培训规划,组织参加四川政法大讲堂6期,开展政法系统公文写作大赛,推进实战练兵常态化。落实政法领导干部双重管理有关规定,对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开展班子运行情况调研,协助组织部门调整政法领导干部15名。


  强化激励保障。在全省率先推行民警执法安全责任保险制度,制定大病特困救助管理办法,成立达州市慈善会·金盾救助基金,面向优秀辅警定向招录事业人员5人。全年全市政法系统140个集体、196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表扬,涌现出“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”周中华等一批全国政法英模。队伍强则事业兴。全市法院连续2年获评全国法院“百场优秀庭审”,连续4年获评全省法院“十佳庭审”,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全国8家法院之一、全省唯一代表,在全国法院作推介展示,现场评比排名第一;全市检察院18件案件被评为全国、全省典型案例,同比增长50%,检察工作正向“高质效”提升转变;全市公安机关“巴山生态义警队”“警企服务中心”“项目警长制”等多个“深耕善治”品牌被全国全省推广;市司法局全面深化改革、公共法律服务、法考组考等9项工作荣获市级以上表彰表扬。其中,市司法局、通川区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。


  筑法治之基,行法治之力,积法治之势。展望未来,全市政法机关将始终聚焦推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和“一区一枢纽一中心”建设,踔厉奋发,笃行不怠,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,为达州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政法力量。


  (闫军)

编辑:唐浩博
中共达州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