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矛盾纠纷调解难?治安隐患没人管?法律咨询跑断腿?家长里短无处说?走,去综治中心!”如今,这已成为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群众口口相传的一句知心话。
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,开江县为进一步满足“五个规范化”要求,灵活采用另址改建的方式,建成17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县级综治中心,整合信访、公检法司等30多个部门资源,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9.8%,全县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。亮眼数据的背后,是开江县委政法委坚持“实战、实用、实效”原则,系统性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创新成果。
从“物理整合”到“化学融合”,实战平台“一心多用”
“压在我心里10年的大石头,终于落下了!我愿意签息诉罢访协议。”7月8日,年过七旬的孙某在开江县综治中心调解室激动地说。这是该中心运行以来成功签订的首份息诉罢访协议。
多次参与接访的检察官张娇坦言:“孙某的信访事项表面简单,实则情、理、法交织,必须整合多部门力量,综合运用法律、政策、救助等多种方式,才能解开‘心结’与‘法结’。”
走进综治中心,引导受理、分析研判、多元化解、指挥调度四大功能区布局清晰、运转高效。信访局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体入驻,与诉讼服务、检察服务、群众接待中心等平台深度融合,真正实现群众办事“只进一扇门、最多跑一地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心创新接入6747路视频资源,并引入“田事甜办”民生需求信息系统,构建起“一屏观城乡、一网管全域”的智能感知体系,实现群众诉求实时响应、风险隐患动态研判。自升级改造运行以来,已受理群众诉求1194次,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147件,化解涉法涉诉疑难信访事项11件。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边界六联”,跨界协作“一网打尽”
“太神速了!感谢开江公安,才2个小时就帮我找回了摩托车!”来自重庆梁平区的李某在开江县任市镇综治中心连连道谢。
开江县与重庆万州、开州、梁平等地签订“边界六联”跨界联动协议,通过定期会商、信息互通,实现社会风险联控、矛盾纠纷联调、社会治安联防、综合执法联推、应急工作联动、基层平安联创。规范化运行以来,累计开展联合巡防90余次,协同化解矛盾纠纷530余起,联合侦破部督、省督案件10余起,快速破获盗窃系列案件136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125人。
在县内,通过“县—乡—村”三级治理架构,实现简单问题网格速办、专业问题部门专办、疑难问题协同联办。借助“三级过滤”机制(村级化解60%、乡镇化解30%、县级攻坚10%)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从“智慧预警”到“品牌调解”,矛盾纠纷“一招搁平”
“普安镇农贸市场入口有人聚集,出现肢体冲突,请立即处置!”县综治指挥调度中心发出实时预警。
开江县综治中心整合六大信息平台,通过“五维分析”(时间、状态、地域、来源、类型),精准识别高频问题、风险区域和敏感时段,生成“社会治理热力图”,并发布“红橙黄蓝”四色预警,推动风险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。
在调解体系方面,中心组建了由行业专家、法律顾问、调解能手构成的专家库,整合9支专业调解队伍,实现“诉调、检调、行调、公调、信调”协同对接。培育出的“杜天成调解室”获司法部“模范调解员”及四川省“金牌调解工作室”称号,创新的“五访四谈三结合”“三三边界联调”等方法,成功化解10余起信访“骨头案”。
(张佳阳 熊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