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法院传真 >
溢价超100%!通川区法院“破冰”处置冻品,司法为民暖人心
www.dazhou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11-18 16:52:18 】 【 来源:达州长安网

  借款失联留“冻”局,法院出手解民忧


  “真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,我的血汗钱总算有了着落!”近日,申请人杜某握着通川区法院办案法官的手,激动地表达着感谢。这起备受关注的借款纠纷案,因涉案资产为一批亟待处置的冷冻牛肉,兼顾法律程序与时效性变得尤为关键,从立案保全到成功变卖,通川法院以高效行动书写了司法为民的生动答卷。


图片1.jpg


  时间回溯到2024年,彭某及其投资的某农业工作室因经营周转,向杜某借款200万元。2025年9月还款期限一到,彭某却突然“失联”,借款本息分文未还。焦急万分的杜某无奈之下,将彭某及某农业工作室诉至通川区法院,同时提供了关键线索——彭某在达州某冻库存有一批冷冻牛肉,并申请财产保全。


  “这批牛肉是实现债权的关键,但冷冻品保质期有限,一旦变质就会一文不值。”办案法官深知情况紧急,经审查确认财产线索明确后,第一时间依法对该批牛肉采取查封措施。然而,查封只是第一步,如何在保质期内完成合法处置,实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权益平衡,成为摆在执行团队面前的“硬骨头”。


  多方联动破难题,精准施策保增值


  “不能机械执法,要让每一份资产都发挥最大价值。”通川区法院执行局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,确立“合法合规、快速高效、价值最大化”的处置原则,一套“组合拳”随即展开。


  首先,“安全线”要筑牢。冷冻食品处置,合法性是首要前提。执行法官主动对接达州市畜牧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,发出协助查询函,逐一核实该批牛肉的检验检疫证明、进货渠道等核心资料,确认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,彻底排除违法处置风险,为后续变卖筑牢法律“防火墙”。


  其次,“价值账”要算好。为避免定价过高流拍或过低损害权益,执行团队双管齐下做足功课:一方面邀请畜牧专家、资深养殖户现场勘察,对牛肉品种、肉质等进行专业评定;另一方面向达州本地5家知名肉类企业发出询价函,结合市场行情形成综合评估报告,最终科学确定起拍价格,为资产增值打下基础。


  最后,“朋友圈”要扩大。“线上线下同步发力,让更多潜在买家看到信息。”执行干警通过“四川助拍”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变卖公告,同时在冻库、肉类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张贴海报。广泛的宣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家肉类企业报名,不少企业负责人专程赴达州实地看样,为激烈竞价埋下伏笔。


  “大家可以仔细查看每一件牛肉的包装和品质,有任何问题随时提问。”变卖前,执行干警组织竞买人集中看样,现场展示牛肉细节,逐一解答储存、分割等疑问,确保竞买人知情权。考虑到异地竞买需求,本次变卖采用网络竞价方式,打破地域限制,让竞争更充分。


  竞价开始后,5位竞买人迅速进入状态,出价提示音此起彼伏。从初始价格到逐步攀升,经过39轮激烈角逐,1616件(总重33200kg)冷冻牛肉最终以931166元成交,较起拍价溢价105.48%。


  当最终成交信息弹出时,全程关注的执行法官松了口气——资产不仅未贬值,反而实现大幅增值。目前,变卖价款已提存至法院,为后续执行兑现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
  善意执行显温度,司法为民见实效


  “原本以为这笔钱要不回来了,没想到法院不仅帮我保住了权益,还让资产增值了。”杜某的喜悦溢于言表。而对于被申请人彭某及某农业工作室而言,法院的灵活处置避免了牛肉过期作废的损失,最大限度保留了其财产价值,真正实现了“双赢”。


  “执行工作不仅要维护法律权威,更要传递司法温度。”通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冻品处置案例,是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。通过主动作为、多方联动、创新方法,既高效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债权,又兼顾了被执行人的正当权益,真正实现了“三个效果”的有机统一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司法动能。


  此次高效处置并非偶然,而是执行干警深耕执行工作的成果积累。针对活物、易腐品等特殊资产处置,通川法院提炼出“三维工作法”,为今后类似案件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通川解法”:一是“前置化”筹备,化解风险在萌芽。针对特殊资产特性,提前开展实地勘察、专业咨询,全面掌握资产情况,制定个性化处置方案,避免“临阵磨枪”。


  二是“协同化”联动,聚合力破解难题。主动对接行政部门、专业机构、市场主体,构建多方协作机制,为处置工作提供合法性、专业性支撑,确保执行过程公开透明。


  三是“人性化”执行,用善意传递温度。将善意文明理念贯穿执行全过程,在依法办案的同时,兼顾双方当事人权益,实现“三个效果”的有机统一,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。


  (王滔 郭娅男)

编辑:唐浩博
中共达州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