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汉县法学会下八镇法律服务站善用“三把钥匙”巧解基层矛盾纠纷
宣汉县法学会下八镇法律服务站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聚焦基层矛盾纠纷、信访积案化解难点,探索实践“专职式”“亲情式”“讲理式”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,精准施策、靶向发力,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的“疑难杂症”。
“专职式”聚力,破解责任虚化难题。责任不明、推诿扯皮是化解矛盾纠纷、信访积案的顽疾。下八镇对症下药,建立“一案一专班”机制,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挂帅,精选法律服务站5名经验丰富的首席调解专家“专职专办”,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施策空间,实现“权责统一”,使5起长期悬而未决的信访积案得以成功化解、息诉息访。
“亲情式”融冰,化解情感对立坚壁。面对情绪激动、诉求偏执的当事人,单纯讲政策讲法规往往收效甚微。下八镇法律服务站创新思路,善用“情感”这把钥匙,梳理当事人、信访人社会关系网,精准定位其亲属、邻里等关键人,以“拉家常、讲亲情”的方式,组织关键人与专班协同,通过持续的关怀、情理交融的劝解,有效疏导当事人情绪,引导其回归理性,促使矛盾从尖锐“对抗”转向平心“协商”,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起。
“讲理式”明辨,筑牢公平正义根基。化解矛盾纠纷最终要落脚到明是非、定纷争上。下八镇法律服务站坚持法理、情理、常理“三理融合”,对所有权权属、利益争议等纠纷,查明事实、厘清法律政策依据,向当事人透彻解析。发挥镇村干部熟悉乡情优势,以“攀乡情、忆过往”方式缓和气氛,拉近距离。组织双方座谈,通过回溯互助往事、唤起邻里情谊,把刚性法律与柔性情理相融合,实现“化干戈为玉帛”,赢得群众高度认可,满意率达100%。
(宣汉县法学会)
编辑:唐浩博